第二批AI大模型备案落地

AI资讯2年前 (2023)更新 郑亿Oscar
2,558 0 0

关于大模型备案

今年8月15日正式施行的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要求每一个大模型企业的生成式AI产品若想要“持证上岗”,就必须逐条核对是否符合这改办法的要求。并按照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》履行算法备案和变更、注销备案手续。

第二批AI大模型备案落地

 

获得备案号有多难

第二批AI大模型备案落地

该办法对模型的训练的范围语料安全要求、模型安全要求、信息安全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,目前中国的AI大模型达80多个,而首批只有8家通过备案: 百度文心一言、百川智能、商汤商量 SenseChat、抖音豆包(云雀大模型)、智谱 AI(GLM 大模型)、中科院紫东太初大模型、MiniMax ABAB 大模型、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(书生通用大模型)

 

通过备案意味着什么

通过备案意味着该AI产品通过了国家的审查,并接受国家监管可以合法进行商业运作

若没通过备案,将模型用于商业轻则会面临下架风险,重则面临罚款、停业等行政处罚

 

第二批通过备案具体名单:

金山办公(WPS AI)应用于智能文档处理和自动化办公,提升办公效率和质量

网易有道(“子曰”大模型)用于智能写作和自动翻译

面壁智能(“面壁露卡 Luca”)用于语言大模型,提供更加智能和高效的语言处理服务

出门问问(“序列猴子”)用于语言大模型,支持多模态

昆仑万维(“天工”大模型)应用于多语种语言模型

美团(模型)应用于智能推荐和决策支持

知乎(“知海图 AI”模型)用于智能问答和知识管理

月之暗面(moonshot)应用于虚拟人生成和智能助手

好未来(MathGPT 大模型)用于数学教育和辅助研究

蚂蚁集团(百灵大模型)应用于智能客服和风控管理

360公司(奇元大模型)应用于服务产业数字化

备案的落地,加速AI的商业化

8月15日《方法》施行

8月31日第一批 8家企业/机构的大模型通过备案

11月初 第二批11家企业/机构的大模型通过备案

第三批备案的模型已经在走流程中了

可以预见的未来,获得备案的大模型会越来越多

AI备案的落地是加速AI商业化的一股强大推动力。它提供了合法性、信任、透明性和标准化,为AI技术的商业化铺平了道路。随着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加入到AI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中来,我们有理由相信,AI的商业化将在未来几年内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